扁线定子三相引出线设计时需注意哪几点?
铜箔折弯的设计窍门,三相引出线选用铜箔,设计尽可能越简单越好,需要折弯的话最好只折弯1次,不要有2次或2次以上的折弯,不要设计折弯为“S”型。因为越复杂折弯越多,越不好定位。
焊点和BUSBAR塑胶的距离,我们按照铜片为3mm+4mm的焊接来举例,因为铜片厚度较厚,电流较大,热影响也比较大,则焊接点的最低位置到塑胶的距离应该不小于8mm,否则会对BUSBAR塑胶造成热影响较大。如果焊接的铜片厚度为2mm+2mm,则焊接点最低点到塑胶的距离,则需要大于4mm。
三相引出线焊点高度与扁线焊点高度的关系,在设计时,旁边的铜线高度并没有高于三相引出线焊点高度,但因为TIG焊或激光焊之后,铜线的焊点高度会比焊接前高1-2mm,这时候就会高于三相引出线的焊点高度了。所以工程师在设计时,三相引出线焊点要高于旁边铜线TIG焊焊点或激光焊焊点1-2mm。
如果您想了解我司——浙江金桥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电驱铜扁线软连接,可以来图定制适合您的产品,我们有专门的制造设备,成熟的生产流程管理,欢迎您来厂参观或咨询热线400-001-7700。
本文出自浙江金桥铜业有限公司转载请说明,若有侵权请及时跟我们联系哦。

最新产品
同类文章排行
- 高压PDU配电安全:铜排的关键支撑作用
- 定制铜软连接如何精准匹配需求?从沟通到落地的全流程解析
- 风电电流传输:铜编织线如何适配大风工况?
- 铜编织线与铜绞线:电气连接中的柔韧之道
- 铜编织线平方规格选型:看这篇就够了
- 三类绝缘铜箔软连接解析
- 如何判断铜线软连接是否需要更换?这些信号要留意
- 通信基站里的 “隐形功臣”:铜编织线有多关键?
- 突破想象!铜软连接竟在这些领域扮演关键角色
- 软硬铜排怎么选不踩坑?看场景选对省工又耐用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 
             新浪微博
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
腾讯微博






 
 